临界高血压是高血压边缘状态,危害大,需改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压,特殊人群更应注意。
临界高血压是指血压值在正常血压至确诊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属于高血压的边缘状态。临界高血压人群需要重视血压管理,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临界高血压的危害主要包括:
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临界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长期发展可能导致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肾脏损害:长期的高血压会损害肾脏的功能,导致蛋白尿、肾功能衰竭等问题。
视网膜病变:高血压可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甚至出血、渗出,影响视力。
临界高血压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改善生活方式:
饮食: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降低血压。
体重管理: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定期监测血压: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血压变化情况。
就医咨询:如有需要,可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对于临界高血压人群,定期体检和监测血压非常重要。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就医咨询是管理临界高血压的关键。如果不加以管理,临界高血压可能进展为高血压,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肥胖者、有家族遗传史者等,更容易发生高血压,更应关注血压变化,积极采取措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如果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
总之,临界高血压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血压,可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保护心脑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