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露是产妇分娩后子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通过阴道排出体外,分类为血性恶露、浆液恶露和白色恶露,排出时间和量因人而异,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恶露是指产妇分娩后,子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通过阴道排出体外。恶露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血性恶露:产后3~4天内排出,量多,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有血腥味。
2.浆液恶露:产后4~10天排出,色淡红,含少量血液、浆液、黏液和较多的阴道分泌物,且有细菌。
3.白色恶露:产后11~14天排出,黏稠,色泽较白,含大量白细胞、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和细菌等。
需要注意的是,恶露的排出时间和量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恶露排出时间过长、量过多或有异味,可能是子宫恢复不良或感染等问题的表现,应及时就医。此外,产妇在产褥期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和内裤,避免盆浴和性生活,以预防感染。
总之,恶露是产妇产后恢复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也需要引起重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促进产妇的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