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怀孕需注意定期产检、控制血压、注意饮食、注意休息、注意运动、注意并发症及提前住院。
1.定期产检
怀孕后,高血压患者需要更加频繁地进行产检,以确保自身和胎儿的健康。产检内容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以及进行胎儿的超声检查,以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2.控制血压
高血压患者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物,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休息和运动等方面,以帮助控制血压。
3.注意饮食
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补充蛋白质、钙、铁等营养素,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4.注意休息
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在怀孕期间,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和长时间工作。
5.注意运动
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帮助控制血压和体重。但需要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运动,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和胎儿缺氧。
6.注意并发症
高血压患者在怀孕期间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等。因此,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视物模糊、上腹部不适、阴道流血等,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就医。
7.提前住院
高血压患者在怀孕36周后,需要提前住院,以便医生密切监测胎儿的情况,并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