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痛经可通过饮食调理,如原发性痛经可喝姜枣红糖水、山楂桂枝红糖汤、韭汁红糖饮;继发性痛经需辨证论治,气滞血瘀型可服益母草煮鸡蛋,阳虚内寒型可食乌鸡汤,气血虚弱型用当归补血羊肉汤,肝肾亏损型则吃枸杞炖羊肉。此外,还应注意保暖、饮食、避免咖啡因、禁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如痛经严重或伴异常,应及时就医。
经期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经期痛经吃什么好的建议:
1.原发性痛经:
姜枣红糖水: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碎末,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具有温经散寒功效,适用于寒性痛经。
山楂桂枝红糖汤: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女子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
韭汁红糖饮:鲜韭菜300克,红糖100克。将鲜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放入铝锅内,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汁内,即可饮用。具有温经、补气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型痛经,并可使皮肤红润光洁。
2.继发性痛经:
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经血色暗而有块,乳房胀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食疗方可用益母草煮鸡蛋:益母草30克,鸡蛋2个,加水同煮,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饮汤。
阳虚内寒型: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暖喜按,经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食疗可用乌鸡汤:雄乌骨鸡500克,切块,与3克陈皮、3克良姜、6克胡椒、2枚草果一起熬炖,至烂熟后服用。
气血虚弱型:经期小腹绵绵作痛,月经量少,色淡质薄,神疲乏力,面色蜡黄,舌质淡,苔薄白。食疗可用当归补血羊肉汤:当归、黄芪各15克,羊肉250克,生姜10克。将羊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用布包好,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炖至烂熟,去药渣调味服食。
肝肾亏损型:经后小腹隐隐作痛,经血量少而质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淡红,苔少。食疗可用枸杞炖羊肉: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调料适量。将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净血沫,切块。锅中油热时,放入羊肉煸炒,再加盐、绍酒、姜片、葱段煸炒后,一起倒入砂锅内,放入枸杞、清汤,用小火炖至羊肉烂熟,拣出葱、姜,加入味精调味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食疗只能起到辅助缓解痛经的作用,并不能根治痛经。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以下是一些关于经期痛经的其他注意事项:
1.保持温暖:保持身体温暖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缓解子宫痉挛及骨盆充血,从而有效缓解痛经。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袋或热水袋,一次数分钟。
2.注意饮食:经期前后避免食用过甜或过咸的食物,这些食物会使你胀气及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3.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会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会刺激小肠。
4.禁酒:假使你在月经期间容易出现水肿,则酒精将加重此问题。勿喝酒。如果你非喝不可,则限制在1-2杯酒之间。
5.补充矿物质:痛经保健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6.运动:在月经期间,剧烈的运动,如跳高、跳远、赛跑、踢足球等会诱发或加重月经期间的全身不适,甚至引起痛经和月经失调。一些增加腹压的力量性锻炼,如举重、哑铃等也应尽量避免,否则会引起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
7.保持良好心态:如果月经期间身体不适,情绪低落,可采取心理治疗法,以解除心理压力。做法是取仰卧位,以右手鱼际先揉按腹部的气海穴约1分钟,再以右手拇指指腹罗纹面依次点按双侧下肢的三阴交穴,每穴点按一分钟,最后以一手手掌按摩小腹部约1分钟。
8.及时就医:如果痛经症状严重,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经量过多、经期过长、经血中有血块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以排除其他潜在的妇科疾病。
总之,经期痛经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和调理,可能会影响生活和工作。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痛经症状。同时,如果痛经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