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用药包括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口服避孕药等,使用需遵医嘱,同时患者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暖、饮食等。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用药的建议: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宫张力和收缩性下降,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代表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双氯芬酸等。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效率达90%。需要注意的是,该药需在月经来潮即开始服用,效果才好,而且要连续服用2~3天。
2.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达90%以上。其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减少月经血前列腺素含量,同时可作用于子宫颈,减少子宫收缩频率。
3.其他:
钙剂:可补充因痛经引起的钙丢失。
维生素:维生素B6对前列腺素的合成有抑制作用,痛经患者适当口服维生素B6,能够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从而减轻痛经。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脏疾病等,应谨慎使用。此外,痛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
总之,痛经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生育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个体化治疗。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更专业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