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可通过一般治疗、中医治疗、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及其他疗法缓解,继发性痛经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一些调理改善痛经的方法:
1.一般治疗:
注意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防止受寒。
经期保持心情舒畅,消除恐惧心理,解除精神负担。
疼痛不能忍受时可辅以药物治疗,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可达90%以上。
2.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中医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亏损五种证型,根据不同证型进行治疗。
中药调理:可口服中药或外用中药贴敷等方法。
针灸治疗:针灸三阴交、足三里、气海等穴位,可缓解痛经症状。
按摩治疗:按摩腹部、腰骶部等部位,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饮食调理:
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如冰淇淋、西瓜、梨等。
多食用温热、易消化的食物,如生姜、红糖水、桂圆等。
适量补充维生素E,可缓解痛经。
4.运动调理:
适量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可选择瑜伽、散步、慢跑等运动方式。
5.其他治疗:
热敷: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腹部,可缓解疼痛。
红糖水:适量饮用红糖水,可补充能量,缓解疼痛。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继发性痛经,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青春期少女在初潮后1~2年内,多数会有痛经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痛经会逐渐减轻或消失,一般无需治疗。但如果痛经持续时间较长,且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