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具体原因:
1.原发性痛经
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含量升高是原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之一。前列腺素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子宫收缩异常:原发性痛经患者常有子宫收缩异常,常表现为子宫收缩频率增加、收缩强度增强,但不协调,进而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缺氧,引起痛经。
精神、神经因素:部分患者对疼痛过分敏感,精神、神经因素也可能参与原发性痛经的发生。
其他:原发性痛经可能与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导致子宫过度收缩而发生痛经;也可能与子宫的异常收缩有关,可能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等因素有关。
2.继发性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原因之一。异位的子宫内膜可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刺激局部组织,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
子宫腺肌病: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一样,也会导致子宫收缩异常,引起痛经。
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可导致盆腔充血、粘连,从而引起痛经。
其他: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也可能导致继发性痛经。
总之,痛经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