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的主要区别在于疼痛的原因,前者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后者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
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的区别主要在于疼痛的原因和特点。以下是关于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区别的具体分析:
1.原发性痛经:
原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特点: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2.继发性痛经:
原因: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等。
特点:继发性痛经则多发生在月经初潮2年后,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多为下腹部及腰骶部疼痛,可放射至阴道、会阴、肛门或大腿部。常于月经来潮前1~2日开始,经期第1日最为剧烈,持续至经后逐渐缓解。此外,还可能伴有性交痛、月经失调、低热、白带增多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青春期少女或年轻女性,如果出现严重的痛经,应及时就医,排除继发性痛经的可能。同时,在月经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休息。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