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症状为痉挛性下腹疼痛,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症状与原发性痛经相似,但更严重,治疗需针对病因进行,如手术、药物等。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的一些信息:
1.原发性痛经:
原因: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症状: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痛经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止痛、镇静为主。常用的药物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口服避孕药、β-受体兴奋剂等。
2.继发性痛经:
原因:继发性痛经多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
症状:继发性痛经的症状与原发性痛经相似,但疼痛程度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可伴有性交痛、月经失调、不孕等症状。
治疗:继发性痛经的治疗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可采用手术或药物治疗,子宫腺肌病可采用药物或手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可采用抗生素治疗等。
总之,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