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用药包括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口服避孕药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青春期少女不建议用药,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痛经。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关于痛经用药的建议:
1.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这类药物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使子宫张力和收缩性下降,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缓解痛经。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等。
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常见的非甾体抗炎药有阿司匹林、吲哚美辛、萘普生等。这些药物通常用于缓解轻度至中度的痛经,并且可以在月经来潮前或痛经发作时服用。
选择性COX-2抑制剂:这类药物是新一代的非甾体抗炎药,对COX-2的选择性更高,因此胃肠道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常用的选择性COX-2抑制剂有塞来昔布、依托考昔等。这些药物通常用于治疗中重度的痛经,并且可以在月经来潮前或痛经发作时服用。
2.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有效率达90%以上。
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从而缓解痛经。常用的孕激素有炔诺酮、甲地孕酮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在月经来潮的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1天。
雌孕激素复方制剂:通过抑制排卵,调节月经周期,从而缓解痛经。常用的雌孕激素复方制剂有炔雌醇环丙孕酮、屈螺酮炔雌醇等。这些药物通常需要在月经来潮的第1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1天。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乳房胀痛等。如果痛经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此外,对于青春期少女,由于生殖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痛经可能与体内前列腺素水平较高有关。在这种情况下,不建议使用药物治疗,而是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痛经,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注意保暖等。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关注少女的痛经问题,给予她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总之,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对于痛经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有助于缓解痛经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