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可通过饮食、运动、热敷、按摩等方法调理,继发性痛经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以下是一些调理痛经的方法:
1.饮食调理:
均衡饮食:避免过甜或过咸的垃圾食物,它们会使你胀气及行动迟缓,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量多餐。
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还少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避免咖啡因:咖啡、茶、可乐、巧克力中所含的咖啡因,使你神经紧张,可能促成月经期间的不适。因此,应避免咖啡因。此外,咖啡所含的油脂也可能刺激小肠。
2.运动调理:
适量运动: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能使腹肌和盆底肌肉有一定的收缩和放松,有利于经血的排出,可缓解痛经。
练习瑜伽操:练瑜伽有缓和的作用,如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你也可以试试不同的姿势,找到最舒服的就好。
3.热敷:
保持身体温暖: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你的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多喝热水:也可在腹部放个热水袋进行热敷,一次数分钟,可以缓解腹部的胀痛。
4.按摩:
按摩小腹:先把手搓热,然后放在小腹部,先顺时针按摩30圈,再逆时针按摩30圈。
按揉三阴交穴:用一侧手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侧三阴交1分钟。
按揉太冲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侧太冲穴1分钟。
5.药物治疗:
服用止痛药:当经痛开始时,女性可以用牛奶或食物一起服用止痛药,止痛药约在20-30分钟后起效,且持续12小时。这种方法不建议长期使用。
服用避孕药:避孕药也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分泌,从而缓解痛经。需要注意的是,避孕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继发性痛经,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此外,痛经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保持心情愉悦,避免情绪波动。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建议及时就医。
总之,痛经的调理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热敷、按摩等多种方法,同时要注意保暖和休息。如果痛经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