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主要受前列腺素含量、精神神经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粘连、生殖道畸形、炎症、息肉、肌瘤等影响。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病因复杂,其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原发性痛经:
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PGF2α含量升高时造成痛经的主要原因。PGF2α含量高可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其他因素:原发性痛经可能还与精神、神经因素有关。
2.继发性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与正常子宫内膜有同样的周期性变化,以致在月经周期中,子宫充血、肿胀以致出血,刺激局部组织,以致疼痛。
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向肌层内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生长。其病因可能为多次妊娠及分娩时子宫壁创伤,使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子宫内膜侵入肌层生长而致病。
子宫颈或宫腔粘连:常见于人工流产后或刮宫术后,这种情况会使经血外流不畅,导致痛经。
生殖道畸形:处女膜无孔、阴道横隔等先天畸形,可因经血不能外流而发生痛经。
盆腔炎症:下腹持续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时伴肛门坠胀感。
子宫内膜息肉:多位于子宫颈管内或宫体部,是由子宫内膜局限性增生而形成的突出于子宫腔内部的良性肿物,息肉表面易发生出血、感染,导致经期长、经量增多,引起痛经。
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较大的肌壁间肌瘤可使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可引起痛经。
其他:宫内节育器、子宫过度后倾、子宫颈口狭窄等。
总之,痛经的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如果痛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等也有助于缓解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