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大多数原发性痛经不会导致不孕,但也有部分继发性痛经可能是某些妇科疾病的表现,会对生育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大多数痛经不会导致不孕,但也有部分痛经可能是某些妇科疾病的表现,会对生育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常在青春期发生,常在月经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原发性痛经的发生主要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PGF2α含量升高时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挛缩,造成子宫缺血、乏氧状态而出现痛经。
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子宫畸形等。多在月经来潮前数小时开始,经期第一天最剧,持续至经后逐渐消退。可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坠胀、腰痛、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如脐、膀胱、肾、输尿管、肺、胸膜、乳腺,甚至手臂、大腿等处,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他部位的腹膜、阴道直肠隔等部位。内异症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激素的变化而发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和粘连形成。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弥漫或局限性的病变,是妇科常见病。子宫腺肌病多发生于30~50岁左右的经产妇,但也可见于年轻未生育的女性,这可能与各种宫腔操作手术增多有一定关系。
盆腔炎性疾病:是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无性生活和绝经后妇女很少发生盆腔炎性疾病,及时、彻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是预防输卵管妊娠发生的重要措施。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
子宫畸形:是先天性的子宫结构和形态异常,包括纵隔子宫、双角子宫、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幼稚子宫等。子宫畸形可能会影响月经和生育能力,导致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流产等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痛经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如果痛经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月经不调、白带异常、性交痛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如果痛经是由妇科疾病引起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以提高受孕几率。同时,在备孕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熬夜等,有助于提高受孕成功率。
总之,痛经可能是不孕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所有痛经都会导致不孕。如果有痛经问题,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