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想大便又上不出可能与慢性盆腔炎、原发性痛经、子宫肌瘤等疾病有关,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1、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可产生瘢痕粘连及盆腔充血,引起痛经。该病还可对直肠产生刺激,使患者有便意但是无大便排出。
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阿奇霉素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能够促进炎症消退,缓解临床症状。药物治疗不佳时,可以进行病灶切除术。患者平时应保持外阴清洁,以免继发感染。
2、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可使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导致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引起痛经现象。增多的前列腺素进入血液循环,还可引起消化道症状,使患者想大便又排不出。
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阿咖酚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减轻疼痛。药物治疗无效时,可以采取子宫神经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应做好保暖工作,避免腹部受到寒冷刺激,以免使痛经加重。
3、子宫肌瘤
患者经期子宫充血以及收缩时,可能会使肌瘤缺血,引起痛经现象。肌瘤还可压迫直肠,造成便秘,表现为想大便又上不出。
该病无特效药可以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比如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等。患者平时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