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髓水肿分为生理反应性和继发性,成因和处理方法存在一定差异。
1.生理反应性胫骨平台骨髓水肿
该类型骨髓水肿一般是骨骼长期受外力作用或骨骼负重增加导致相应骨髓产生生理反应,从而引起骨髓局部充血、毛细血管床过度灌注形成骨髓水肿。通常患者需静卧休养,减轻下肢负重,同时可通过局部冷敷和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物缓解疼痛。
2.继发性胫骨平台骨髓水肿
一般该类型胫骨平台骨髓水肿多为骨肿瘤、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引起,通常患者骨骼形成损伤后会导致局部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液外渗、局部血管灌注量增多并诱发骨髓水肿。患者伤后除需通过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非甾体抗炎药物及静卧休养、冷敷缓解疼痛外,还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骨肿瘤患者需进行刮除植骨术、骨软骨瘤切除术、保肢手术、截肢手术,同时也有可能需进行姑息性栓塞治疗;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初期一般需应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缓解疼痛,病情加重时需进行关节镜手术、软骨修复手术、力线校正手术、关节置换术、截骨术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使用洛索洛芬钠、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药物缓解疼痛,同时也可合用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但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关节畸形的患者需进行骨骼矫正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