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痒痛,特别是在晚上,可能与皮肤干燥、鞋子不合适、真菌感染、足底筋膜炎等原因有关,需要针对具体原因采取治疗。
1.皮肤干燥
冬季或气候干燥时,脚后跟的皮肤容易变得干燥、粗糙,引起瘙痒和疼痛。建议使用保湿霜或乳液涂抹脚后跟,保持皮肤湿润。每天多次涂抹,尤其在洗完澡后。
2.鞋子不合适
穿着过紧、过硬或不透气的鞋子,可能会摩擦脚后跟,导致皮肤受损和痒痛。建议选择合适的鞋子,确保鞋子舒适、合脚,有良好的支撑和透气性。
3.真菌感染
脚气(足癣)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感染,可引起脚后跟的瘙痒和疼痛,同时可能伴有脱皮、异味等症状。如果是真菌感染,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等药物治疗。
4.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连接脚跟和脚趾的带状组织,炎症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早晨或长时间休息后更明显。患者应注意休息,以减轻脚部的压力。医生可能会建议采取物理治疗、按摩、使用支撑垫等方法治疗,若症状严重,还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治疗。
如果脚后跟痒痛严重、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其他症状,如红肿、发热、出血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评估,确定具体原因并给出相应的治疗建议。
此外,保持良好的脚部卫生,每天洗脚,避免过度摩擦和刺激脚后跟,也有助于预防脚后跟问题的发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务必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