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导致少尿,主要原因包括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水钠潴留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急性肾小球肾炎可导致少尿,其主要原因如下: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使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滤过率下降,导致尿量减少。
2.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在急性肾炎早期,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原尿中水分不能被充分重吸收,导致尿量增多。但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逐渐出现障碍,导致尿量减少。
3.水钠潴留:急性肾炎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相对正常,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刺激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使尿量进一步减少。
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急性肾炎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导致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尿量进一步减少。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导致少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对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积极治疗,注意休息,控制水钠摄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