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穴位有膻中穴、中府穴、云门穴、期门穴、乳根穴。
1.膻中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也是气会之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通乳散结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胸闷、心悸、咳嗽、气喘、乳少、乳痈等病症。
2.中府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1肋间隙处。中府穴是肺经的募穴,具有宣肺止咳、和胃降逆、舒筋通络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满、肩背痛等病症。
3.云门穴
位于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锁骨下窝凹陷处。云门穴具有宣肺止咳、化痰散结、疏经通络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胸痛、肩背痛等病症。
4.期门穴
位于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期门穴是肝经的募穴,具有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胁胀痛、呕吐吞酸、呃逆、腹胀等病症。
5.乳根穴
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乳头直下,乳房根部。乳根穴具有通经活络、解郁散结、催乳下胎等功效。常用于治疗乳房胀痛、乳汁不下、乳腺炎等病症。
按摩、艾灸、拔罐上述穴位时,应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操作不当造成损伤。同时,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胸部穴位的保健方法,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