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伸直型较常见,易压迫或刺破肱动脉,还可能合并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需注意复位质量和固定稳定性,及时处理并发症。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根据骨折的移位情况和肱动脉损伤的可能性,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最多见,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上传至肱骨下端,引起骨折。骨折线从前下方斜向后上方,常伴有肘前方的关节囊和肱二头肌肌腱膜撕裂,骨折近端向前移位,容易压迫肱动脉或刺破肱动脉,导致前臂肌缺血性挛缩。
2.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较少见,多由于肘后方着地,暴力由后向前撞击尺骨鹰嘴,引起骨折。骨折线从后下方斜向前上方,远折端向后上方移位,常合并正中神经损伤。
3.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多见于伸直型骨折,由于骨折端的推移,容易损伤桡神经,导致垂腕、各手指掌指关节不能伸直、拇指不能伸直等症状。
4.肱骨髁上骨折合并正中神经损伤:较少见,由于骨折端的挤压或挫伤,容易损伤正中神经,导致前臂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和食指不能屈曲等症状。
5.肱骨髁上骨折合并尺神经损伤:极少见,由于骨折端的挤压或挫伤,容易损伤尺神经,导致小指和环指的屈曲功能障碍、手指内收、外展障碍等症状。
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的类型、移位情况、血管神经损伤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包括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注意复位的质量和固定的稳定性,以避免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对于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患肢肿胀、疼痛、皮肤苍白、发冷、感觉麻木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配合医生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总之,肱骨髁上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部骨折,对于患儿的健康和发育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应重视患儿的病情,及时就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配合医生进行护理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