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周穴位包括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等,按摩这些穴位可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但按摩时需注意力度和时间,特殊人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眼周穴位是指分布在眼周围的穴位,包括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髎、承泣、四白等。这些穴位与眼睛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经常按摩眼周穴位可以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疲劳,预防和治疗眼部疾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眼周穴位及其功效:
1.攒竹:位于眉头凹陷处,按摩攒竹穴可以缓解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等症状。
2.鱼腰:位于眉毛中间的位置,按摩鱼腰穴可以改善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近视、远视等症状。
3.丝竹空:位于眉梢凹陷处,按摩丝竹空穴可以改善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齿痛等症状。
4.瞳子髎:位于目外眦旁,按摩瞳子髎穴可以改善头痛、目赤肿痛、目翳、青盲等症状。
5.承泣:位于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按摩承泣穴可以改善近视、远视、夜盲、目赤肿痛等症状。
6.四白:位于面部,眶下孔凹陷处,按摩四白穴可以改善目赤痛痒、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眼周穴位时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眼部组织。同时,按摩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按摩5-10分钟即可。如果眼部有疾病,如结膜炎、角膜炎等,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摩治疗。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按摩眼周穴位时需要特别注意,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如果眼部出现不适,如疼痛、红肿、视力下降等,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