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危及生命的肾小球疾病,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分为3型,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若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尿毒症。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检查,治疗包括强化血浆置换等。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关键。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病情发展急骤、若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的肾小球疾病。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分为3型:
1.Ⅰ型:为抗肾小球基底膜型肾小球肾炎,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GBM)抗原相结合,激活补体而致病。
2.Ⅱ型:为免疫复合物型,因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致病。
3.Ⅲ型:为非免疫复合物型,为少免疫复合物型新月体性肾炎,肾小球内无或仅微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临床表现为急骤起病,病情急转直下,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可伴有少尿或无尿。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肾活检病理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强化血浆置换、甲泼尼龙冲击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病因、治疗时机、患者的基础疾病等。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需要注意的是,急进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饮食上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