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产后出现脚后跟疼的现象,可能是由于运动不足造成的,也可能和本身患有跟腱炎、骨刺、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不同的原因处理方式不同。
有部分女性分娩后因为怕痛所以很少下地活动,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畅,而脚部本身就是血液循环的末端,因此就可能会造成脚后跟局部缺血,出现疼痛的症状。
2、跟腱炎
建议患者合理安排运动和休息,同时可以使用辅具固定踝关节,配合超声、针灸、体外冲击波等物理方法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如果疼痛严重者,可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疼痛,或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局部麻醉剂进行封闭治疗。用药过程中是否需要停止母乳喂养,要询问医生。如果保守治疗6个月依旧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可进行手术治疗,比如腓肠肌延长术、病损清理和修复手术等。
骨刺的形成和骨关节炎、力学刺激、免疫异常等多种原因有关。如果产妇脚后跟位置本身就患有骨刺,分娩后运动量过少有可能会诱发症状加重,出现脚后跟疼的现象。
4、痛风
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可使用吲哚美辛胶囊、秋水仙碱片、醋酸地塞米松片等药物治疗,改善疼痛症状,同时要注意多休息,还可以进行局部冷敷。发作间歇期可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等药物治疗,延缓发作的时间,同时可以适当运动,必要时可通过外科方法剔除痛风石。
类风湿关节炎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遗传等因素造成的,患者常见关节疼痛的现象。产妇分娩后如果贪凉导致脚后跟部位受凉,就可能导致症状加重,引起脚后跟疼。
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抗风湿药、植物药等进行治疗,改善不适症状。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行手术治疗,恢复关节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