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主治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等,操作方法包括直刺和灸法,使用穴位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准确取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以下是根据光明穴的取穴方法撰写的一篇严肃医疗原创
1.光明穴的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
从外踝尖向上量5横指(即3寸),在腓骨前缘处。
或于外踝尖上7寸,腓骨前缘处取穴。
2.穴位解剖
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
皮下筋膜:内有小隐静脉和腓肠外侧皮神经。
腓骨长肌:起自腓骨外侧髁的后面,其肌束向下移行于腱,经外踝的后方,穿趾长屈肌的起始腱至足底,支配小腿三头肌和屈趾肌。
小腿骨间膜。
小腿前肌间隔。
足背动、静脉。
3.主治病症
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
现代常用于治疗近视、视神经萎缩、白内障、夜盲症、乳腺炎等。
4.操作方法
直刺0.5-1寸。
可灸。
5.注意事项
孕妇禁针。
针刺时应避开血管,避免损伤神经。
艾灸时注意艾条的距离,避免烫伤皮肤。
6.总结
光明穴是一个常用的穴位,具有多种功效。
取穴时应注意准确的位置和操作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
在使用穴位治疗疾病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关键信息: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主治病症包括目痛、夜盲、乳胀痛、膝痛、下肢痿痹、颊肿等。操作方法包括直刺和灸法。在使用穴位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准确取穴、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