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躺下就鼻塞的原因较多,包括重力作用、上呼吸道感染、血管运动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下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
1.重力作用
鼻腔内存在分泌物的情况下,在躺下后,因为重力作用,分泌物可能会向后聚集于鼻后部或咽喉部,导致鼻塞感产生。
一般建议及时擤鼻或是用生理性海盐水清洗鼻腔,能清除分泌物,从而减少不适感。
2.上呼吸道感染
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分泌物聚集,所以患者在躺下之后,容易出现鼻塞问题。
可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感冒灵颗粒、奥司他韦等药物,起到抗感染,减轻感冒症状以及抗病毒的作用,以缩短病程。同时,平时还需要注意保持鼻腔、口腔部位的卫生。
3.血管运动性鼻炎
当人从站立变为平躺时,头部位置的改变导致血液重新分布,鼻腔内的血管扩张,引起鼻甲黏膜充血肿胀,可能会出现鼻塞问题。
可以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氯雷他定等药物,抑制免疫反应,降低血管通透性,具有局部抗炎、抗水肿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4.过敏性鼻炎
躺下接触到枕头、被子上的过敏原,如尘螨、宠物皮屑等,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导致鼻塞。
需要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左西替利嗪等药物,以起到抗过敏作用。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可能会因为呼吸道压迫,造成鼻腔气流受限,形成鼻塞。
平时可以通过保持侧睡,以及使用口腔矫正器的方法,来改善鼻腔通气,降低鼻塞的频率。
6.下鼻甲肥大
下鼻甲是鼻腔内调节气流的重要结构,存在下鼻甲肥大时,平躺后可能会因为局部肿胀影响通气,出现鼻塞感。
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减少下鼻甲的体积。也可以通过低温等离子黏膜下消融术进行治疗,在低温的作用下将鼻甲肥大病变部分进行消融,改善鼻塞症状。
7.鼻息肉
鼻息肉是鼻腔内的良性增生物,躺下时,息肉可能更容易堵塞鼻腔,导致鼻塞。
如果查出鼻息肉,根治方法主要是通过微创手术将息肉组织摘除,从根本上解决鼻塞问题。
8.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偏曲后可能导致躺下时某一侧鼻腔被压迫,影响气流通过,出现鼻塞症状。
通常需要考虑进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等手术,将鼻腔结构进行恢复,以恢复正常通气,改善鼻塞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单凭鼻塞症状并不能确定原因,如果鼻塞问题持续存在或是相对严重,应该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检查、鼻内镜检查等查明原因,再采取针对性治疗。
使用热水袋或温湿毛巾敷在鼻子和额头上,有助于减轻鼻黏膜的肿胀。同时,也可以尝试在热水中加入薄荷油或桉树油,然后用毛巾覆盖头部,吸入蒸汽,均有助于缓解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