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麻痛针灸什么穴位

管理员 2025-07-01 12:26:43 1

针灸治疗手指麻痛常用后溪穴、三间穴、内关穴、合谷穴、太冲穴等穴位,需由专业针灸医生操作,注意相关禁忌。

1.后溪穴

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位于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针灸后溪穴可以疏调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

2.三间穴

三间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第2掌指关节桡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针灸三间穴可以泄热止痛、利咽明目。

3.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位于前臂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针灸内关穴可以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4.合谷穴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穴位,位于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针灸合谷穴可以疏风解表、行气活血。

5.太冲穴

太冲穴是足厥阴肝经的穴位,位于足背,第1、2跖骨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搏动。针灸太冲穴可以平肝息风、清热利湿、通络止痛。

需要注意的是,针灸治疗手指麻痛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医生进行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方法。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手部过度劳累和受寒。对于一些严重的手指麻痛,如伴有上肢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此外,孕妇、有出血倾向者、皮肤感染或溃疡者、过度疲劳、饥饿、精神紧张者不宜立即针刺,年老体弱者针刺应尽量采取卧位,取宜穴少,手宜法轻。

点赞
相关资源

穴位的功能与作用 2025-07-01

中医穴位按摩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通过按摩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脏腑功能,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常见穴位包括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涌泉穴等,各有不同功效和使用禁忌。按摩时需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按摩。对于严重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1.合谷穴又称“虎


手指上的穴位有哪些 2025-07-01

手指上常见的穴位包括少商、鱼际、太渊、列缺、经渠、尺泽、商阳、合谷、劳宫、中冲,可治疗多种疾病,但需专业人士操作,特殊人群需谨慎。1.少商穴位于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可用于治疗咳嗽、气喘、咯血、咽喉肿痛等肺系病证。2.鱼际穴位于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


穴位注射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7-01

穴位注射的注意事项包括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注意药物过敏反应、控制注射剂量和速度、选择合适的穴位、观察患者反应、注意孕期和经期的穴位选择、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与其他疗法的配合以及告知患者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感染。注射前应彻底消毒穴位皮肤,使用的注


后背的穴位有什么 2025-07-01

后背穴位可进行针刺、艾灸、按摩、拔罐、中药贴敷等医疗操作,但需专业医生指导,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方法和穴位。1.针刺针刺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针刺后背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平衡阴阳、缓解疼痛等。针刺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在消毒和无菌条件下进行,


退烧选择什么穴位 2025-07-01

中医认为发烧可通过刺激大椎、曲池、合谷、风池、涌泉等穴位来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退烧目的,但需辨证论治,特殊人群需谨慎。1.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大椎穴是督脉上的穴位,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的作用。刺激大椎穴可以促进人体的阳气流通,调节体温,从而达


拔罐常用穴位有哪些 2025-07-01

拔罐常用穴位包括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委中、秩边等,具有解表通阳、清热解毒、通络止痛等作用,可治疗外感病证、颈项强痛、咳嗽气喘、胃脘痛、腰腿痛等病症,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1.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


穴位注射的作用是什么 2025-07-01

穴位注射的作用主要包括药物刺激、调整经络气血、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疼痛和治疗疾病,使用时需注意严格消毒、选择合适穴位、控制药物剂量、观察反应和注意禁忌,方法为准备药品和注射器、选择穴位、消毒、进针、注射、拔出针头。1.药物刺激:将药物注入穴位,通过刺激穴位和


可以祛湿的穴位有哪些 2025-07-01

中医认为湿邪可引起关节沉重、疼痛等症状,祛湿的穴位有脾俞穴、足三里穴、中脘穴、丰隆穴、阴陵泉穴等,还可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祛湿,必要时应就医并遵医嘱治疗。1.脾俞穴脾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按摩脾俞穴可以健脾祛湿,对于治疗因


治疗心率过快的穴位 2025-07-01

中医认为,内关、神门、膻中、太冲等穴位可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率过快症状,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严重时需就医。1.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横纹上2寸,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按摩内关穴可以调节心脏功能,缓解心率过快的症状。2.神门穴:神门穴位于手腕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


内分泌失调按什么穴位 2025-07-01

按摩太冲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关元穴等穴位,可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缓解内分泌失调症状,但需注意按摩方法和力度,且按摩只能辅助缓解,不能根治,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1.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调节肝经气血,缓解肝气郁结引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