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骨质疏松症通常可以采取调整日常饮食、进行药物治疗、适度进行运动、物理治疗等措施进行治疗。
1、调整日常饮食
骨质疏松症患者需调整饮食,增加富含钙的食物摄入,如鱼肉、豆腐、虾肉、牛奶、酸奶、芝士等,同时保证维生素D的充足来源,如适量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肝油、鸡蛋黄等。此外,保持平衡膳食,适量摄入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控制咖啡因、酒精和高盐的摄入,以维护骨骼健康。
2、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以增加体内钙含量和促进钙的吸收。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可以使用抗骨质疏松剂,如双磷酸盐类、降钙素类、雌激素、甲状旁腺类似药物等,这些药物能够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从而增加骨密度和减少骨折风险。
3、适度进行运动
运动疗法对骨质疏松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患者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以及重力训练、平衡训练等,这些运动能够刺激骨骼,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同时,运动还能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减少跌倒的风险。
4、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也是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辅助手段。通过电疗、磁疗、超声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以外力刺激骨骼,促进骨质增生,增加骨密度。这些方法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调整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坚持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相关检查,以评估病情和治疗效果。若病情出现变化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