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易在髋部、脊柱、手腕、肱骨近端发生骨折。
1.髋部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摔倒后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尤其是股骨颈骨折。由于老年人的髋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松弛,摔倒时髋关节容易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骨折。髋部骨折后,老年人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引发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2.脊柱
老年人的脊柱骨质疏松后,强度和刚度下降,摔倒时容易发生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骨折后,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背痛、下肢无力、麻木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手腕
手腕部的桡骨远端骨折也是老年人摔倒后常见的骨折之一。摔倒时,手掌着地,力量通过桡骨远端传导,容易导致骨折。手腕骨折后,老年人可能会出现手腕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4.肱骨近端
肱骨近端骨折也是老年人摔倒后容易发生的骨折之一。摔倒时,肩部着地,力量通过肱骨近端传导,容易导致骨折。肱骨近端骨折后,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肩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摔倒后容易发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应该注意预防摔倒,保持身体平衡,避免剧烈运动和重物提取。如果老年人摔倒后出现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同时,家庭成员也应该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必要的照顾和帮助,预防骨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