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有自限性,多数可治愈,少数遗留尿异常或转为慢性,需注意休息和治疗,孕妇、儿童需特殊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可以治愈,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尿异常或转为慢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于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好发于儿童,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通常于感染后1~3周出现症状,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休息、低盐饮食、利尿消肿、降血压等。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过适当的休息和治疗后,症状会逐渐缓解,血尿和蛋白尿会逐渐消失,肾功能也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如急性肾衰、心力衰竭等,则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虽然可以治愈,但也有少数患者可能会遗留尿异常或转为慢性。因此,患者在治愈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此外,对于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如果出现了急性肾小球肾炎,需要更加注意治疗和护理。孕妇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胎儿情况,必要时需要终止妊娠。儿童患者需要注意休息和饮食,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总之,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但需要注意治疗和护理。如果出现了相关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