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大红肾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表现为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肾炎综合征,通常在感染后1-3周出现,经休息和对症治疗后可自行恢复,但少数患者可能转为慢性。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病理变化为双肾体积可较正常增大,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球,表现为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急性期可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大体病变称为大红肾,是急性肾炎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1.病因:
主要与链球菌感染有关,常见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等链球菌感染后。
感染后可通过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炎症。
2.临床表现:
患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后1-3周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3.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尿液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肾活检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判断病情。
4.治疗:
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如利尿、降压等。
感染灶的治疗也很重要,如有扁桃体炎可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一般无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5.预后: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可在数周或数月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