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下肢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有斑块形成一般是指患者形成了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该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三高以及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患者需要根据致病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1、三高
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即为三高,都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危险因素,这些慢性病控制不佳会影响血液循环以及物质代谢,导致动脉内膜增厚并使血管出现粥样硬化形成斑块。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控制自己的血脂、血压和血糖,常用的降血脂药物有辛伐他汀、利贝特等。降压药有硝苯地平、普萘洛尔等。降糖药物则包括二甲双胍、胰岛素等。在治疗三高原发病的同时建议使用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等药物进行抗血小板治疗,减低血管阻塞风险。如果患者血管血栓形成,需要使用链激酶、肝素、利伐沙班等药物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通过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的方法进行介入治疗。
2、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
体力活动过少、长期抽烟酗酒、过度肥胖等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增加,并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诱发双下肢动脉内斑块形成。
患者首先要及时调整自身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保持清淡、低糖、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低钠饮食,增加可溶性纤维的摄入,并且严格控制自身的体重,适量的进行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如果患者符合手术指征,还可以通过动脉旁路移植术进行治疗,恢复下肢动脉血管的供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