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是因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的食管炎症性病变,主要症状为烧心、反流、吞咽困难、胸痛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等并发症。治疗方法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1.烧心和反流:这是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的症状。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多在餐后1小时左右发生,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反流物多为酸味或苦味,也可含少量食物。
2.吞咽困难:部分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食管炎症导致食管痉挛或食管狭窄引起。吞咽困难呈间歇性,时轻时重,常因精神因素而诱发。
3.胸痛:胸痛是反流性食管炎的常见症状,但不是特异症状。疼痛多在胸骨后或剑突下,可向背部、胸部、肩部、颈部、耳后等部位放射,呈烧灼感或针刺样痛。疼痛可在进食后、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加重,站立或坐位时可减轻。
4.其他症状:除了上述症状外,反流性食管炎还可引起咽喉炎、慢性咳嗽、哮喘等食管外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穿孔等并发症。
反流性食管炎的症状轻重不一,有些患者可能仅有轻微的烧心和反流,而有些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吞咽困难和胸痛。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烧心和反流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食管pH监测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基础,包括:
1.抬高床头:睡觉时可将床头抬高15~20厘米,可利用重力作用减少反流。
2.避免卧位和弯腰:避免睡前2~3小时进食,白天进餐后不宜立即卧床。
3.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减轻体重,可减少腹内压及反流。
4.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酸性、刺激性食物及饮料,如咖啡、巧克力、柑橘类水果、薄荷等。
5.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会减弱食管下括约肌的功能,增加反流的风险。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抑酸药、促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抑酸药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药物,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促胃肠动力药可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如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黏膜保护剂可保护食管黏膜,促进炎症愈合,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并发症或有恶变倾向的患者。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射频消融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或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反流性食管炎的预后一般较好,但易复发。患者在治疗后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复发。此外,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总之,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烧心、反流、吞咽困难、胸痛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避免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