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准备工作、连接装置、插入引流管、固定引流管、调节引流、观察和记录、注意事项和拔管等步骤。
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使用方法如下:
1.准备工作: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以取得其配合。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通常为半卧位或侧卧位。
清洁患者胸部皮肤,确保皮肤干净无破损。
2.连接装置:
将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各个部件连接好,包括引流瓶、排气管和引流管。
确保连接紧密,防止漏气或脱落。
3.插入引流管:
在局部麻醉下,在患者的胸部选择合适的插入部位,通常在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
使用无菌技术插入引流管,插入深度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插入后,确保引流管在位,并且通畅。
4.固定引流管:
使用胶布或绷带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的胸部,避免其移动或脱出。
注意固定的牢固性,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呼吸。
5.调节引流:
将引流瓶悬挂在合适的高度,一般为胸部平面以下60-100cm。
打开排气管,确保引流管内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节引流速度,避免引流过快或过慢。
6.观察和记录: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胸部情况,如呼吸频率、深度、有无胸闷等。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并记录下来。
如果引流液突然增多或出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7.注意事项:
保持引流装置的密封和无菌,定期更换引流瓶。
避免引流管打折、扭曲或受压,保持通畅。
患者在活动时应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牵拉或脱出。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加剧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
8.拔管:
在引流液颜色变浅、量减少、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考虑拔管。
拔管前先夹闭引流管,观察患者的反应,无异常后进行拔管。
拔管后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嘱患者休息一段时间。
总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正确连接和调节装置,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应及时请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