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的步骤包括选择体位、定位、消毒、麻醉、穿刺、置管、固定、观察等。
1.选择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
2.定位
根据X线胸片或超声检查结果,确定穿刺部位。常用的穿刺部位有肩胛下角线第7~9肋间、腋后线第7~8肋间、腋中线第6~7肋间、腋前线第5肋间。
3.消毒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为穿刺部位周围15~20cm。
4.麻醉
用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自皮肤至壁层胸膜,应注意进针深度。
5.穿刺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穿刺针,沿麻醉部位经肋骨上缘垂直缓慢刺入,当针尖有突破感时,提示已进入胸腔,此时可抽取胸腔积液或进行其他操作。
6.置管
穿刺成功后,将导丝插入胸腔,拔出穿刺针,沿导丝将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深度约4~5cm。固定引流管,连接引流装置。
7.固定
用缝线将引流管固定在皮肤上,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
8.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情况,以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胸腔穿刺闭式引流术是一种有创操作,主要用于治疗胸腔积液、气胸等疾病。通过穿刺引流,可以排出胸腔内的积液或气体,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在操作过程中,医生会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患者术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咳嗽,保持引流管通畅,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