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肿疼的常见原因包括跟腱炎、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等,需要针对病因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治疗。
1.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跟骨的强韧组织,当跟腱发生炎症时,会导致脚后跟疼痛和肿胀。常见原因包括过度使用、受伤、感染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物理治疗、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等。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一条强韧的带状组织,从足跟延伸到脚趾,当足底筋膜受到过度拉伸或损伤时,会引发足底筋膜炎,导致脚后跟疼痛。常见原因包括长时间站立、行走、跑步,扁平足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物理治疗、足弓支撑、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吲哚美辛等药物治疗)等。此外,穿着合适的鞋子和进行足底按摩也有助于缓解症状。
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跟骨骨头上的异常生长,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痛。虽然骨刺本身通常不会引起疼痛,但它可能会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炎症和疼痛。常见原因包括年龄增长、跟骨损伤、炎症性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等药物)等。如果症状严重或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脚后跟肿疼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发热、红肿、行走困难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超声、磁共振成像等),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