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的常见原因包括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状。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一条带状的结缔组织,连接脚跟和脚趾,它的主要功能是维持足弓的形状和弹性。当我们行走、跑步或站立时,足底筋膜会受到反复的牵拉和挤压,如果长期过度使用或受到损伤,就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导致脚后跟疼痛。
2.跟骨骨刺
随着年龄的增长,跟骨(脚后跟的骨头)可能会出现骨刺,即骨头上长出的异常突起。这些骨刺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组织和神经,引起脚后跟疼痛。
3.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脚跟的一条强壮的肌腱,如果跟腱受到过度的牵拉或损伤,就容易引发跟腱炎,导致脚后跟疼痛。
4.其他原因
其他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的原因包括鞋子不合适、过度肥胖、平足、跟腱短缩、神经病变等。
需要注意的是,脚后跟疼可能是一些严重疾病的症状,如跟骨骨折、感染、肿瘤等。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肿胀、发热、麻木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以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此外,选择合适的鞋子、保持良好的姿势、控制体重、进行适当的运动等也有助于预防脚后跟疼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