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疼可能由足底筋膜炎、跟骨骨刺、跟腱炎、其他等多种原因引起。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是一条带状的结缔组织,连接脚跟和脚趾,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足弓的形状和弹性。当足底筋膜受到过度拉伸或损伤时,就会引发炎症,导致足跟疼痛。这种疼痛通常在早晨或长时间休息后更为明显,行走或站立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在过度活动后又会加重。
2.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足跟骨上的异常骨生长,通常与年龄增长、跟骨退变有关。骨刺可能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肿胀和炎症。跟骨骨刺引起的疼痛通常在足跟底部,行走时会加重。
3.跟腱炎
跟腱是连接小腿肌肉和足跟的强韧肌腱,当跟腱受到过度使用或损伤时,会发生炎症,导致足跟疼痛和肿胀。跟腱炎常见于运动员和需要频繁行走或站立的人群。
4.其他原因
其他可能导致脚后跟疼的原因包括滑囊炎、神经病变、关节炎、骨折、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脚后跟疼的原因可能因人而异,且某些情况下,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的综合表现。如果脚后跟疼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伴有其他症状,如肿胀、发红、发热等,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