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全身穴位包含头面部穴位、胸腹部穴位、腰背部穴位、上肢穴位、下肢穴位等。
1.头面部穴位
包括太阳穴、百会穴、神庭穴等,这些穴位常用于缓解头痛、眼睛疲劳、安神定志等症状。
2.胸腹部穴位
如膻中穴、中脘穴、关元穴等,主要用于治疗胸闷、心悸、咳嗽、胃痛、腹胀等症状。
3.腰背部穴位
包括肾俞穴、命门穴、定喘穴等,这些穴位对治疗肾虚、腰痛、哮喘等症状有效果较好。
4.上肢穴位
如合谷穴、内关穴、曲池穴等,常用于治疗头痛、发热、心脏病、胃痛等症状。
5.下肢穴位
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等,这些穴位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多种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人体全身穴位远不止上述这些,且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位置、主治病症及操作手法。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准确找取和刺激穴位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