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少尿的主要原因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由于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双侧肾脏弥漫性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并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
当发生急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增生,使毛细血管腔变窄,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少尿或无尿。此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基本正常,导致球管失衡,引起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了少尿。
如果出现少尿,需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利尿、降压等,以保护肾功能。同时,还需要卧床休息、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等,以促进病情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尤其是链球菌感染后,常在上呼吸道感染、猩红热、皮肤感染后1-3周发病。对于儿童患者,如果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