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康复锻炼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包括握拳、屈伸手指、腕关节屈伸、上肢肌肉等长收缩、被动活动、抗阻训练、主动活动、旋转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全面恢复和逐渐恢复运动等,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保持良好姿势和动作,不适及时就医。
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康复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肱骨近端骨折康复锻炼方法:
1.第一阶段:骨折后1-2周
握拳和屈伸手指:目的是促进手部血液循环,预防肿胀和肌肉萎缩。
腕关节屈伸:可以预防腕关节僵硬。
上肢肌肉等长收缩:利用肌肉的收缩来预防肌肉萎缩。
2.第二阶段:骨折后3-6周
增加活动范围: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逐渐增加关节活动范围,但要避免过度活动。
被动活动:可以由医生或家属帮助进行被动活动,以恢复关节活动度。
抗阻训练:使用轻量级的弹性带或哑铃进行抗阻训练,增强上肢肌肉力量。
3.第三阶段:骨折后6周后
主动活动:逐渐增加主动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包括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动作。
旋转活动:进行肩关节的内外旋活动,以恢复肩关节的灵活性。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开始进行日常生活中的活动训练,如穿衣、梳头、洗脸等,逐渐恢复上肢的功能。
4.第四阶段:骨折愈合后
全面恢复:继续进行肩关节的各种活动,包括力量、柔韧性和耐力训练。
逐渐恢复运动: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逐渐恢复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定期复查:在康复过程中,要定期进行X光检查,以确保骨折愈合良好。
需要注意的是,肱骨近端骨折的康复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过度活动和暴力运动。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动作,避免受伤部位再次受伤。如果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疼痛、肿胀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关键信息:肱骨近端骨折后的康复锻炼应根据骨折愈合情况和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计划,包括握拳、屈伸手指、腕关节屈伸、上肢肌肉等长收缩、被动活动、抗阻训练、主动活动、旋转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全面恢复和逐渐恢复运动等。康复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保持良好的姿势和动作,避免过度活动和暴力运动。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