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抽筋时按摩委中穴、承山穴、阳陵泉穴、太溪穴、涌泉穴可以缓解症状,但按摩只能治标,要治本还需注意补钙、休息保暖、改善姿势习惯、治疗原发病等。
当腿抽筋时,按摩委中穴、承山穴、阳陵泉穴、太溪穴、涌泉穴这几个穴位可以最快缓解症状。
委中穴位于膝内窝腘窝处中点,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合穴,膀胱经主筋所生病,按摩委中穴可以舒筋通络、散瘀活血、清热解毒。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是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位,按摩此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濡养筋肉。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是八会穴之筋会,为筋之府,按摩此穴可以疏肝利胆、强健腰膝。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的凹陷处,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按摩此穴可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涌泉穴位于足底,屈足卷趾时足心最凹陷中,是人体少阴肾经的井穴,按摩此穴可以滋阴益肾、平肝息风。
按摩穴位虽然可以缓解腿抽筋的症状,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腿抽筋可能是由于缺钙、过度疲劳、寒冷刺激、局部压迫、神经或血管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因此,在按摩穴位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等,同时适当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以增加钙的吸收和利用。
注意休息和保暖: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注意腿部的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改善姿势和习惯:避免翘二郎腿、盘腿坐等不良姿势,睡觉时尽量选择硬板床,避免过度压迫腿部。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果腿抽筋是由于神经或血管性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总之,腿抽筋时按摩穴位可以缓解症状,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