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穴位一般包括涌泉穴、里内庭穴、独阴穴、大敦穴、公孙穴等。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在蜷足时,该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具有滋阴降火、清利泻热、祛风解痉、开窍醒神、通经活络的功效。
2.里内庭穴
里内庭穴位于足底,足掌面第2、第3趾夹缝之中。里内庭穴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血的功效。临床上主治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足趾疼痛、小儿抽搦、癫痫等病症。
3.独阴穴
独阴穴在足底,第2趾的跖侧远端趾间关节的中点。具有通调冲任、活血调经、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治心绞痛、胃痛、呕吐、月经不调、疝气等疾病。
4.大敦穴
大敦穴位于足趾,大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具有苏厥醒神、清利湿热、理气调肝的功效。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月经不调、崩漏、癫痫等病症。
5.公孙穴
公孙穴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公孙穴有理脾胃、调冲脉、清神志的作用。主治肝肾疾患、消化系统疾病、心肌炎、胸膜炎、癫痫、足跟痛等。
综上所述,脚底穴位众多,每个穴位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功效。通过按摩、针灸或药物敷贴等方式刺激穴位,可以达到调理身体、治疗疾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