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高血压和尿蛋白、限制蛋白及磷摄入、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避免加重肾损害因素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控制高血压和减少尿蛋白:高血压和尿蛋白是加速肾小球硬化、促进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积极控制。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来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为0.6g/(kg·d),同时还要注意选择优质蛋白质。此外,还要限制磷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3.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常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可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以预防血栓形成。
4.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一般不主张使用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除非患者有大量蛋白尿、肉眼血尿、新月体形成或急性肾损伤等情况。
5.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感染、劳累、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等,均可加重肾功能恶化,应避免。
总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也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定期复查肾功能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