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原则主要包括平肝潜阳、活血化瘀、清热泻火、补益肝肾、化痰祛湿。
1.平肝潜阳
高血压病多由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故治疗时应以平肝潜阳为主要原则。常用药物,如天麻、钩藤、石决明等。
2.活血化瘀
高血压病常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形成血栓,故治疗时应注重活血化瘀。常用药物,如丹参、赤芍、桃仁等。
3.清热泻火
高血压病多属实证,如肝火亢盛、胃火炽盛等,故治疗时应清热泻火。常用药物,如黄芩、黄连、栀子等。
4.补益肝肾
高血压病日久,常导致肝肾阴虚,故治疗时应补益肝肾。常用药物,如熟地、山药、山茱萸等。
5.化痰祛湿
高血压病与痰湿内阻有关,故治疗时应化痰祛湿。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强调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综合调理,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适量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