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诊断顺序包括确定是否有高血压、评估血压水平、排除其他原因引起高血压、评估靶器官损害、评估并存的危险因素,最后明确诊断。
1.确定是否有高血压
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的关键步骤。使用经过校准的血压计,在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至少两次非同日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时,可诊断为高血压。
2.评估血压水平
根据首次测量的血压值,确定高血压的严重程度。轻度高血压为140-159mmHg/90-99mmHg,中度高血压为160-179mmHg/100-109mmHg,重度高血压为≥180mmHg/≥110mmHg。
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高血压
某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因此,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以排除这些疾病。
4.评估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导致靶器官损害,如心脏、肾脏、脑血管等。因此,需要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肾功能检查、颈动脉超声等检查,以评估靶器官损害的程度。
5.评估并存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常伴有其他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因此,需要评估这些危险因素的存在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6.明确诊断
综合以上各项检查结果,医生可以明确诊断高血压,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