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等。
1.利尿剂
通过利钠排水、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呋塞米等。
2.β受体阻滞剂
抑制过度激活的交感神经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美托洛尔、比索洛尔、普萘洛尔等。
3.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细胞内,降低平滑肌内钙离子浓度,进而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生成、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选择性地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拮抗其生理效应,从而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6.α受体阻滞剂
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且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常用药物有哌唑嗪、特拉唑嗪、布那唑嗪等。
需要注意的是,降压药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血压水平、有无其他心血管疾病等,以及药物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等因素综合考虑。此外,单一药物治疗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多数患者需要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