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不足可按摩太冲、血海、三阴交等穴,各穴均有一定缓解作用,但症状严重者需就医,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按摩。按摩时注意保暖、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肝血不足可以按摩太冲穴、血海穴、三阴交穴等穴位。
1.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按摩太冲穴可以起到疏肝理气、养血调经的作用,对于肝血不足引起的头晕目眩、视物模糊、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2.血海穴: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血海穴是脾经的穴位,按摩血海穴可以起到补血养肝、调理月经的作用,对于肝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萎黄、皮肤干燥、月经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三阴交穴是肝、脾、肾三条经络交汇的穴位,按摩三阴交穴可以起到滋补肝肾、调理气血的作用,对于肝血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穴位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如果肝血不足的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按摩穴位时要注意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刺激穴位,以免引起不适。
此外,孕妇、月经过多者及有出血倾向者不宜按摩上述穴位。按摩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免着凉。按摩后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