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踝上骨折保守治疗需注意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并发症预防、饮食及注意事项,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肱骨踝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肘部骨折,多发生于5~12岁儿童,若处理不当,将会影响肘关节的功能及前臂的旋转功能。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肱骨踝上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以下是关于肱骨踝上骨折保守治疗的一些注意事项。
1.治疗方法
手法复位:在臂丛麻醉或全身麻醉下,术者一手握住患肢前臂,另一手拇指推压骨折远端向后,其余4指环抱肱骨远端向前,纠正重叠移位,然后迅速将肘关节屈曲90°,同时用拇指推骨折近端向前,纠正侧方移位。
小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复位后,将肘关节固定于屈曲90°位,用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固定期间,应注意观察患肢的末梢血液循环、感觉和运动功能,及时调整夹板或石膏的松紧度。
功能锻炼:固定期间,应指导患者进行手指屈伸、握拳等主动活动,以促进患肢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拆除固定后,应逐渐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旋转等功能锻炼,以恢复肘关节的功能。
2.固定时间
一般固定3~4周,固定期间应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
拆除固定后,应继续进行功能锻炼3~4周,以巩固治疗效果。
3.并发症的预防
肘内翻畸形:是肱骨踝上骨折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骨折复位不良、固定不牢固或过早进行功能锻炼所致。因此,复位时应尽量恢复骨折的对位对线,固定期间应注意保持患肢的正确位置,拆除固定后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
正中神经损伤:多由于骨折端的血肿压迫所致。因此,复位后应密切观察患肢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
骨化性肌炎:是由于肘部损伤后,局部出血、血肿机化,在反复刺激下,导致肌肉和结缔组织化生所致。因此,复位后应避免过早进行肘关节的屈伸活动,以免加重损伤。
4.饮食注意
骨折早期,应以清淡饮食为主,如蔬菜、水果、蛋类、豆制品、鱼汤、瘦肉等。
骨折中期,应以高营养饮食为主,如鸡汤、排骨汤、动物肝脏、瘦肉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骨折后期,应以补益肝肾、气血的食物为主,如黑豆、核桃、黑芝麻、大枣等。
5.注意事项
复位后,应将患肢抬高,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固定期间,应保持患肢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
拆除固定后,应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肱骨踝上骨折的保守治疗需要医患双方的密切配合,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