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屁股上穴位有哪些这一问题,为你提供以下内容:
1.长强穴:在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属于督脉。经常按摩长强穴,可起到振奋督脉的作用,能够让体内的阳气上升,对调理月经不调、痔疮等有一定的帮助。
2.腰俞穴: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主要用于治疗腰脊强痛、腹泻、便秘、月经不调、下肢痿痹等。
3.白环俞:在骶部,当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4骶后孔。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遗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等。
4.会阳穴: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经常按摩会阳穴,能够促进腰部的气血通畅,缓解腰骶痛、痔疮等病症。
5.承扶穴: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此穴可以促进臀部血液循环,经常按摩有助于改善臀部下垂的问题。
6.殷门穴:在大腿后面,当承扶与委中的连线上,承扶下6寸。主要用于治疗腰痛、下肢痿痹等。
7.浮郄穴: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常用于治疗便秘、股腘部疼痛、麻木不仁等。
8.委中穴:在膝部,腘横纹中点。按摩委中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对于腰背疼痛、下肢痿痹等病症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9.附分穴: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要用于治疗颈项强痛、肩背拘急、肘臂麻木等。
10.魄户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肺痨、颈项强痛等。
11.膏肓俞:在背部,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要用于治疗咳嗽、气喘、肺痨、健忘、遗精、完谷不化等。
12.膈关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胸闷、嗳气、呕吐、脊背强痛等。
13.魂门穴:在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要用于治疗胸胁胀满、呕吐、泄泻、背痛等。
14.阳纲穴: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肠鸣、腹痛、泄泻、消渴等。
15.意舍穴:在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主要用于治疗肠鸣、腹胀、呕吐、泄泻等。
16.胃仓穴:在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胃脘痛、腹胀、小儿食积等。
17.肓门穴:在腰部,当第1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常用于治疗腹痛、痞块、便秘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屁股上穴位,每个穴位都有其特定的功效和适用病症。在按摩这些穴位时,需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和方法,避免造成损伤。如果有相关病症,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