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坏处有增加感染风险、引起低血压、导致贫血、引发骨质疏松、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等。
1.增加感染风险
血液透析需要穿刺血管进行操作,如建立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导管,若通路长期留置在体内,并且护理不当,可成为细菌进入人体的潜在通道,引起发热、局部红肿疼痛等感染症状。
2.引起低血压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由于大量的液体从体内排出,患者的血容量会减少,导致血压下降。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出汗、心慌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3.导致贫血
透析治疗过程中会移除一定量的红细胞,同时透析相关的炎症反应也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患者可能出现疲劳、气短、心悸等不适症状,进而影响生活质量。
4.引发骨质疏松
透析期间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随代谢废物丢失,易诱发肾性骨病。患者可能出现骨痛、骨折风险增加及身高缩短等骨质疏松表现。
5.加重心血管系统负担
透析过程中血压剧烈波动、电解质失衡及酸碱度改变,可能会直接损害心脏功能,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心肌肥大甚至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需要注意,单次透析超滤量不超过干体重的5%,避免过快脱水导致低血压。如果出现头晕、出汗时立即告知护士,可通过减慢血流量、补充生理盐水缓解。此外,首次使用新透析器时要密切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