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血液透析置管的护理要点包括保持局部清洁、观察置管情况、更换敷料、避免感染、注意活动、控制导管出口处细菌数量、使用抗生素、避免导管脱出、注意饮食和定期复查。
1.保持局部清洁
透析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防止局部感染。此后可以用温水轻轻擦拭置管部位,但要避免用力揉搓。
2.观察置管情况
注意观察置管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血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
3.更换敷料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更换敷料,保持置管部位干燥。
4.避免感染
在进行血液透析、输液等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感染。
5.注意活动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置管部位受到牵拉或损伤。
6.控制导管出口处细菌数量
使用抗菌皂或氯已定(洗必泰)清洁导管出口处,每天2次,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7.使用抗生素
如果导管出口处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红、肿胀、疼痛或有分泌物),医生可能会开处方抗生素。请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
8.避免导管脱出
避免拉扯、扭曲或压迫导管,睡觉时不要压迫置管侧。
9.注意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10.定期复查
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透析,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护理方法可能因个体情况和医院规定有所不同。在进行血液透析置管护理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